接下来我们也对这款车进行了油耗测试,路况包括城市拥堵、环路和高速,在这种综合路况考验中,新马自达3两厢2.0MT表现中规中矩,经过270多公里的驾驶后,我们得到了该车的平均油耗数据——百公里9升。仅从字面上来看应该属于正常范围,如果仔细分析的话,其实该车在城市驾驶部分是有优势的,然而一旦进入高速,6MT给予的行车支持就会微乎其微了。
我们给予的各级别车型的合理油耗参考值(非硬性指标)
纯经济的微型车:不高于7升/百公里
小型车/混合动力:不高于8升/百公里
紧凑型/轻型SUV:不高于10升/百公里
中型车/中型SUV:不高于12升/百公里
其他车型:不高于15升/百公里
<注1:纯硬派越野车、大型SUV、性能跑车、超级跑车,本站不对其进行油耗测试>
<注2:我们的各级别合理油耗参考值,是以该级别大部分车型为参考。个别非主流车型因尺寸或排量跨级,从而出现大幅度影响油耗成绩的现象,我们另当别论>
都说马自达3很运动,到底什么基因决定了这种说法?首先我们来看看书面上的介绍,四轮独立悬架肯定是必不可少的,具有强化钢梁和粗壮下摆臂的多连杆后悬架看上去也很坚固。给人的感觉,新马自达3两厢并不是很高,悬挂行程部分还是考虑到了运动性;当然在舒适性方面,设计师也并没有任何让步,它仍然属于家用轿车的风格,只不过悬挂行程并不算太长,支撑性也有着比较稳健的表现。
同样是打着运动旗号,新马自达3两厢就要比睿翼和翼神在绕桩测试中更从容一些,它主要得力于悬挂的支撑性以及短尾设计。可以看到车身的侧倾是很明显,但还不至于到夸张的地步,车辆在重心转移时,良好的支撑性是能够提供车身从容的回位。
该车的转向在初段时存在一点点空量,之后便会很规矩的进入角度。新马自达3两厢的底盘表现硬朗,在绕的过程中,车尾会受到重心被轻轻拉动,活跃的迹象比较明显,但总的来说还算很好控制,整个车身及转向清晰且比较容易掌握,这都是不错的,唯独不太理想的就是轮胎,抓地力一般,极限出来的太早!
新进口马自达3两厢2.0MT的实测噪音值比较一般,总的来说可以归结到发动机本身,从怠速开始,车内的体现就比较清晰,一旦上了高速,并不算低的巡航转速也会促使发动机进一步的加大分贝,具体噪音值为60km/h:64.8分贝;80km/h:66.9分贝;120km/h:72.8分贝;怠速为51分贝。
之前雷总说过,说YU7应该在今年6、7月上市,离现在最近的大规模车展,应该就是粤港澳大湾区车展了,地点在深圳。要知道,华子和迪子的总部都是在深圳哦,如果真选择在这次的车展亮相,那真是纯纯的贴脸开大了,你们觉得咱们军儿干得出这事吗?不管怎么说吧,雷总、化哥,咱上点心吧,真的是“火”烧眉毛了。说到“火”,那咱今儿就聊聊小米YU7,为什么这么“火”,YU7到底有啥昂,非得等着YU7。
五一大家都放假了,就你长城拉着自己老板做直播啊,还给我们魏总放第三排了,你们是真能“坑”自己老板啊!之前高山预售的时候,穆峰总就说,长城打死也不做增程。这回魏总也表态了:我们长城就没有规划增程这个技术,我们所有的动力都是混联技术。不知道你们会不会觉得魏总固执,要知道一台增程器成本也就几千块钱!
当下,电动汽车那可是占据着媒体头条,仿佛大家都觉得,通往更清洁未来的路就只有全面电动化这一条道了。但真的是这样吗?全球最畅销品牌、在混合动力技术方面长期领军的丰田汽车公司,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。
纳米06首创“天地门”,灵感源自航天器折叠舱门,后尾门上下分段开启。上门垂直开启高度1850mm ,下门展开是1200×900mm承重平台。我那200斤的胖哥们问我这平台禁得住他吗?踏乎的,它的静态承重达到了150kg。
东风日产新出的纯电轿车N7被质疑是“换壳版eπ007”。它俩底盘核心参数,2915mm的轴距一模一样,1895mm的车身宽度一模一样,车长和车高略有差异,懂的人都懂。但官方的回应那是慷锵有力:“咱核心部件和底盘设计完全不同!”但网友不吝这个,毕竟两车轴距一样,尺寸就差几厘米,说是“巧合”,确实牵强了。